目前分類:科學史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Tomb_LaVerrier.jpg

這個墓碑實在是很天文,沒錯,這是天文學家的墓。

位於巴黎的蒙帕納斯公墓(Montparnasse cemetery)。2018年3月訪巴黎時,我就住在這墓園的旁邊。

Verrier海王星的發現者.jpg

墓主是35歲發現海王星的勒維耶 (Urbain Le Verrier,1811-1877),

他兩度擔任巴黎天文台的台長(1854-1870, 1873-1877),他的雕像目前矗立在巴黎天文台前,名字被刻在巴黎鐵塔上(72位科學家之一)。

 

go to

72位科學家@艾菲爾鐵塔及巴黎街道

卡西尼四代同台@巴黎天文台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畫像石_三足烏_安徽蕭縣博物館.jpg

一早,在FB遇見這隻鳥,想知道牠為什麼有三隻腳。

查詢「漢畫像石 三腳鳥」,查了半天才知道牠是「三足鳥」,再仔細看,才看清楚是「烏」(ㄨ)不是「鳥」(ㄋㄧㄠˇ)!

原來這隻鳥就是之前我所學到的「陽烏」(當時也是先以為是陽「鳥」,後來才發現是「烏」)

 

這幅畫像石目前在安徽蕭縣博物館,牠的旁邊是代表月亮的玉兔和蟾蜍。

漢畫像石_三足烏及玉兔蟾蜍_安徽蕭縣博物館.jpg

維基百科「三足烏」詞條如下,最近剛好有朋友去北韓(高句麗)考察墓室,讓我對這三足鳥與高句麗的關係特別有感。

三足烏亦稱赤烏,其形象是一隻黑烏鴉蹲居在金光閃爍的紅日中央因而常稱為金烏,主要是侍奉西王母,是漢族神話中太陽之靈。神話中說,太陽裡有三足烏鴉,古代人們就把金烏作為太陽的別名。
傳說三足烏為日之精,居日中,形態為三足烏鴉,共有十隻。它們住在東方大海扶桑樹上,輪流由它們的母親——羲和駕車從扶桑升起,途徑曲阿山、曾泉、桑野、隅中、昆吾山、鳥次山、悲谷、女紀、淵虞、連石山、悲泉、虞淵。後來金烏作亂,同時十個一起上天,使大地被烤焦,被后羿用神箭射下九隻,只剩下一隻。......

三足烏也是高句麗最高權力的象徵。高句麗人崇拜三足烏如同龍和鳳,除了為日神,亦代表著力量。高句麗崇拜單一神:太陽神,和不問鬼神的古代中原人文化有很大差異。高句麗人對三足烏的這種崇拜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中有描述,今吉林省集安市仍隨處可見三足烏的裝飾畫。高句麗壁畫墓多繪有日月神像,表明其有日月星晨崇拜。高句麗五盔墳四號墓「日月神繪於北角二層抹角石上,人首蛇身。日神居左,男相,披髮,雙手捧日輪於頭上,日中有三足鳥,月神居右,長髪女相,雙手捧月輪於頭上,月中有蟾蜍。」長川一號墓後室藻井頂部繪三足鳥(日神)、蟾蜍與兔(月神)和北斗七星圖。。

原來后羿射太陽,是射下「陽烏」喔!

《楚辭·天問》王逸注曰:「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鳥比皆死,隨其羽翼。」

還有,這十隻陽烏的媽媽是羲和。我之前是從《尚書堯典》認識羲和的,沒想到她是女性,太陽之母!

《尚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山海經·大荒南經》:「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回到「三足烏」為什麼有三隻腳?有一篇文章說「三足」的「三」不是數字,而是一個描寫形狀的形容辭:

倘若三足烏果真還是兩隻腳的話,那麼我們一定要為「三足」找到一個恰當的解釋。經思考再四,忽有一新解浮入腦際,玆不揣淺陋,獻曝如下。余頗疑「三」同「參」又同「摻」。《詩‧魏風‧葛屨》:「摻摻女手,可以縫裳。」《毛傳》:「摻摻,猶纖纖也。」因此「三」在這兒是「纖細」的意思。「三足」相當於「纖足」,是指纖細的足。我們看圖四的西漢初年馬王堆出土帛畫上,太陽中的烏鴉,果然兩隻腳長的正好是一付纖纖細細的模樣,很可以支持此一猜測。由此可見,較晚時期之漢代畫像石上太陽中的「三足烏」常畫成三隻腳,恐怕係因當時人已不能明白「三足」之古義了。(樊聖:九尾狐與三足烏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動物園站天文長廊01.jpg

參訪北京古觀象台後,下午從地鐵6號線的動物園站搭回北京清華大學。

進入站內,看到畫滿天文儀器的天文長廊,真是嗨到不行!!!

原來這兒除了動物園外,還有天文館,當時才下午4點出頭,我們興奮的出地鐵站,找到天文館,沒想到已經打烊了?!

北京動物園站天文長廊02.jpg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1117_台中科博館水運儀象台01.JPG

特別趁著去彰化開會之際,走一趟台中科博館。一來是去逛逛太陽系特展,二來是想複習一下「水運儀象台」。

這個水運儀象台,在我小時候就知道台中科博館復原做出來,但已久未複習,今天是特別去拍照,以自己當比例尺,紀錄它的大小。

20181117_台中科博館水運儀象台02.JPG

以前沒有仔細瞭解,跟蘇頌不熟,所以當時並不知道上層還有渾儀和渾象。

這次走到樓上,看到渾儀和渾象,非常感動,可惜找不到更好的拍照位置。

20181117_台中科博館水運儀象台03.JPG

真的是有關心,才有看到。

因為最近和郭守敬混得熟了,才看到這兒竟然有簡儀,太感動了,以前我怎不知道啊!(go to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

可以這麼近看郭守敬的簡儀,真是感動萬分哪!

台中科博館簡儀01.JPG

簡儀旁邊還有張衡的侯風地動儀,以及《後漢書 張衡列傳》裡的文字。(go to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 )

20181117_台中科博館侯風地動儀02.JPG

台中科博館侯風地動儀03.JPG

另外,還有蘇州石刻天文圖,以及兵馬俑的兩部銅馬車!

台中科博館蘇州石刻天文圖.JPG

台中科博館兵馬俑銅馬車.JPG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衡地動儀02_邊陽.jpg

最近這一陣子,和張衡混得挺熟的。

張衡(78~139)的時代,和托勒密(100~170)很接近,兩人也有不少相似處。正想找時間把兩位拿來比一比!

讀《後漢書張衡列傳》(范曄)、《後漢書律曆志》(司馬彪)、《晉書天文志》(李淳風)、《隋書天文志》(李淳風)、《開元占經》(瞿曇悉達),

瞭解他張衡的渾天學說,以及搞清楚二件事,

一是傳說中張衡的《渾天儀注》正確的書名究竟是什麼,內容寫了什麼;

二是張衡製作的儀器,除了侯風地動儀及以漏水轉之的渾象外,他的渾天儀究竟是漏水轉之的渾象,還是他另做了個觀測用的渾儀?(這件事一直還沒定論)

《後漢書 張衡列傳》 介紹張衡: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世為著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屬文,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筭。...

遂乃研覈陰陽,妙盡琁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筭罔論,言甚詳明。.....

接下去就是描述他的「侯風地動儀」: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在這段描述下,侯風地動儀的圖像也跟著出現在腦中。剛好八月下旬去貴州天眼,路過邊陽服務區時,拍了張衡煦煦如生的雕像,更加深我和他的跨時空友誼。

我這兩天正在和一位好友學習,看了一堆墓葬禮的天象圖,正好神遊到漢代張衡的故鄉南陽;

沒想到,昨天(2018/10/9)竟然出現張衡的地動儀被大陸國中課本給刪除的消息,張衡頓時變成網路紅人。

因為造不出可探測地震的復原版,中國大陸去年已把張衡發明地震儀的內容從歷史課本刪除。

1951年,考古學家王振鐸根據後漢書記載的短短196個字,結合英國科學家的地震理論,複製出候風地動儀。但這個復原版一直無法達到「預測地震」的功用。即便如此,侯風地動儀的模樣已深植人心。

我從小讀到張衡的侯風地動儀時,就覺得很神奇,但我從未相信真的能預測地震。前幾天讀到《後漢書張衡列傳》時,我還非常佩服後漢書作者范曄的這段生動描述呢!

張衡地動儀01.jpg

 

張衡是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 ... (和托勒密很像),解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

他在漢賦上的卓越表現更是嚇嚇叫,創作了《二京賦》及《歸田賦》等辭賦名篇,拓展了漢賦的文體與題材,被列為「漢賦四大家」之一。

(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稱為漢賦四大家)

 

下面這張照片是今年2月去台北天文館考察古天文儀器時拍的,

那時看到張衡手上拿的那顆球,真是覺得很 low

張衡_台北天文館.jpg

 

 

Back to  

2018 貴州天眼行~邊陽服務區的天文學家

跟著張衡《思玄賦》遨遊天際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虎克波以耳實驗室_牛津大街.jpg

今年(2018)正好是《科學怪人》200週年。
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出版於1818年,今年剛好滿200年。是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
牛津大街高街上(萬靈學院對面)的「雪萊紀念館」(The Shelley Memorial),是當年波以耳和虎克的實驗室,波以耳和虎克的當年,只剩下一個紀念牌。


1655年,來自愛爾蘭的波以耳應主持牛津大學改革的威爾金斯的邀請,前往牛津建立實驗室。

他的實驗室就在牛津大街高街上,萬靈學院對對面。虎克擔任波以耳的助手。

1658~1661年,波以耳和虎克對德國發明家奧托·格里克發明的氣泵進行改進(馬德堡半球實驗),並進行了氣體的壓力和體積的研究,提出了波以耳定律。虎克也在此製作顯微鏡,發現了細胞。

這個實驗室目前是雪萊紀念館(The Shelley Memorial),波以耳和虎克的當年,只剩下一個紀念牌。

 

雪萊紀念館紀念的是浪漫詩人雪萊(1792~1822)。他18歲就讀牛津大學,不久因為散發無神論的文件而被開除。

19歲的雪萊與16歲的前妻私奔。隔年(1812年)他們來到都柏林,支持愛爾蘭。

之後,雪萊認識瑪麗,同遊歐洲,認識拜倫、濟慈。1816年雪萊在前妻自殺後,與瑪麗結婚。

瑪麗雪萊即為《科學怪人》的作者。在雪萊過世後,編輯他的詩集。

雪萊夫婦.jpg

 

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東側,有一個著名的博物館,濟慈-雪萊故居(Keats-Shelley Memorial House),該建築的二樓恰在西班牙階梯底層的南側。

濟慈-雪萊故居紀念英國浪漫派詩人約翰·濟慈和珀西·比希·雪萊。該博物館廣泛收藏有關濟慈和雪萊,以及拜倫勳爵、威廉·華茲華斯、羅伯特·白朗寧、伊莉莎白·巴雷特·白朗寧、王爾德等人的紀念品、書信、手稿和繪畫。

濟慈-雪萊故居_羅馬西班牙廣場WikiPublic.jpg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基米德博物館停止營業.jpg

阿基米德博物館_敘拉古1.jpg

有好朋友正在西西里島,剛好也玩到了敘拉古(siracusa)~阿基米德的故鄉。

兩年前規劃義大利及希臘行程時,本來很想去敘拉古的,做了一些功課,但是路途實在太遙遠而作罷。

透過FB希望好友能幫忙拜訪一下阿基米德博物館,跟阿基米德問候一下,沒想到Museo Arkimedeion竟然停止營業了。

Google上更顯示「永久停業」,嗚呼哀哉,怎麼這麼悲慘啊~~

義大利文的「關閉」,竟然是「chiuso」,哇~

阿基米德博物館_敘拉古關閉.jpg

 

在鍥而不捨下,竟然讓我找到敘拉古的另一個阿基米德博物館(Tecnoparco Museo di Archimede),是個戶外公園,與已停業那一家距離3.8公里。

阿基米德博物館地圖.jpg

阿基米德博物館Tecnoparco Museo di Archimede_01.jpg

阿基米德博物館 Tecnoparco Museo di Archimede_02.jpg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愛因斯坦雕像。1933年10月,愛因斯坦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常駐教授,直到1955年 4月18日逝世于普林斯頓。

遵照他的遺囑,不舉行任何喪禮,不築墳墓,不立紀念碑,骨灰撒在永遠對人保密的地方,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為聖地。

下面白色房子是他的住家。

 

我最早知道愛因斯坦和普林斯頓的關係,應該是讀了《柏拉圖的天空》這一本書,當時怎樣也想不透書名是什麼意思,但一看原文書名《愛因斯坦的辦公室給了誰?》就瞭了。

這本和其他台灣的科普書一樣,沒多久就絕版了,幸好2016年換書名再版。

在這本書之後,電影《愛神有約》精彩演出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的歲月。

愛神有約這部片子的英文片名是『I.Q.』,1994年發行,由梅格萊恩和提姆羅賓斯主演,是一部溫馨有趣的浪漫喜劇電影。

這部喜劇,描述愛因斯坦的姪女(Catherine Boyd ,梅格萊恩 飾演)是個絕頂聰明的數學家,與同樣在學術有成就卻個性怪異的心理學家交往。愛因斯坦不願眼見單純的姪女,專注投入於研究,只在意學術成就,而忽略甚至錯過了愛情的真諦,便故意促成她與一位修車技工愛德認識,修車技工愛德雖然沒有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他本身具備著喜愛天文和對生命的熱忱,這是愛因斯坦希望他深愛的姪女能真正學習到的。

這部片充滿了歡笑和感動,劇中,愛因斯坦與友人們一同開著中古老爺車到修車工廠裡,希望能將車子改裝。修車技工的老闆驚訝的衝出來迎接,對著愛因斯坦,既驚奇又讚嘆的說道:『You are Einstein! E  Equal M C  Squared !』只見愛因斯坦親切笑著回答道:『Ha ha ha ~ I really hope so !』

這個故事像達文西密碼一樣,有些部分不是真的,但有些人物則是真有其人,有些事是真有其事!

影片從愛因斯坦拉小提琴揭開序幕,有演到指南針對愛因斯坦的重要意義以及愛因斯坦說他不相信上帝丟骰子。片中有出資興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的美國百貨業巨擘 Louis Bamberger ,還有愛因斯坦的三個老朋友歌德爾(Kurt Godel)、波多司基(Boris Podolsky)、李卜克內西(Nathan Liebknecht) 。

愛因斯坦和波多司基及羅森三人提出有名的『EPR悖論』;而歌德爾在影片中不時的嚷著『時間不存在』。

歌德爾(Kurt Godel)是何方神聖呢?《柏拉圖的天空》書中有介紹他。還有一本書叫《A World Without Time》,書的封面就是他和愛因斯坦的合照,作者Yourgrau在這本書中,討論Einstein與其好友Godel的學術關係,Godel對於相對論時間是否存在的發現,讓這兩位在學術上都有一定地位的大師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Yourgrau並非在此書釐清這個理論是否屬實,不過藉由這樣的交集幫助讀者了解在兩位大師的友誼故事。

愛因斯坦和歌德爾是當代科學界數一數二的天才,而兩個人竟然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共事,就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他們是如何因緣際會來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兩位科學巨擘在此做了什麼事情?請看這本書的第一、二章。

 

相關文章:

愛因斯坦@華盛頓DC (2017/10/14)

 

Back to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斯拉(1856~1943)究竟是哪一國人?有塞爾維亞、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等說法。

上圖是特斯拉在他的出生地斯米連(Smiljan)的雕像。

出生時,其出生地斯米連屬於奧地利帝國(Austrian Empire)的利卡區(Lika)戈斯皮奇附近,現今是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他的父母都是塞爾維亞人。塞爾維亞機場以特斯拉命名,塞爾維亞鈔票上有特斯拉的頭像。

特斯拉在世時大部分時間直到過世,他的祖國是現在已經解體不復存在的「南斯拉夫」。1891年7月30日,35歲的特斯拉加入美國國籍,成為美國人。

特斯拉的故鄉

特斯拉的國籍

 

奧匈帝國領土的變遷

 

● 特斯拉出生時(1856年),其出生地斯米連屬於「奧地利帝國」(Austrian Empire),上圖17的位置。奧地利帝國(Austrian Empire)存在於1804-1867年,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所以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塞爾維亞公國」(Principality of Serbia)在1804年至1817年塞爾維亞革命,成功將鄂圖曼土耳其驅逐出塞爾維亞後成立,存在於1817年~1882年。1882年之後,成立「塞爾維亞王國」(Kingdom of Serbia),直到1918年。

● 南斯拉夫王國 (1918年-1945年)是一個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君主制國家,在一戰後成立,直到二戰後結束。其領土包括今天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共和國,以及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大部分地區。1929年之前國名是「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或者簡稱為SHS王國,包含原先獨立的塞爾維亞與黑山(1918年11月28日黑山王國併入塞爾維亞王國)兩個王國,以及原屬奧匈帝國的大片領土。

● 1929年1月6日,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廢除憲法,下令議會休會,並建立「1月6日獨裁」。10月3日,把國名改為「南斯拉夫王國」。

● 1939年,二戰爆發。保羅親王害怕軸心國攻打南斯拉夫,於是在1941年3月25日簽署三國公約,答應與它們合作。結果,貝爾格勒發生大規模示威。3月27日,18歲的彼得二世得到英國支持,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親王政權。杜尚·西莫維奇將軍成為首相。南斯拉夫實際上不再支持軸心國,但沒有正式退出三國公約。新政府反對納粹德國,但又怕如若遭到侵略,英國將不能相助。故此,南斯拉夫承諾支持條約。雖然如此,軸心國還是在1941年4月6日侵略南斯拉夫,占領其全境。彼得二世與王室家族一同逃亡到外國。

● 南斯拉夫馬上被鄰國瓜分。匈牙利與保加利亞占領部分邊陲地區,斯洛維尼亞被納粹德國和義大利瓜分,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成立,而米蘭·內迪奇將軍成立了「救國政府」,統治塞爾維亞餘下的領土,並承認彼得二世為國王。戰爭期間,盟軍一直承認彼得二世為南斯拉夫國王。1945年初,德國撤出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反法西斯議會在11月的制憲會議宣布南斯拉夫成立共黨政府,罷黜君主制。

●1946年1月31日,南斯拉夫戰後第一部憲法規定,由六個共和國以及伏依伏提那自治省、科索沃自治區組成「南斯拉夫人民聯邦共和國」,1963年的憲法,再將之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斯拉夫版圖幾乎沒有變動,但是不再是王國。

 

 

go to 特斯拉雕像@世界各地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iagara Falls Tesla.JPG

特斯拉在尼加拉瓜大瀑布,左邊是在美國,右邊在加拿大。

下圖是在紐約的特斯拉。

NewYorkTesla.JPG

下圖左在克羅埃西亞以他為名的街上,右邊在塞爾維亞以他為名的機場。

AirPlaneTesla.JPG

 

下面是在黑山共和國遇見的特斯拉~來看看特斯拉為何會在黑山共和國,他又如何以詩會友?

邱韻如:特斯拉以詩會友,科學月刊 2016年9月號,561期

MontenegroTesla00.JPG

MontenegroTesla01.jpg

MontenegroTesla02.jpg

MontenegroTesla03.jpg

 

特斯拉在他的出生地:斯米連

特斯拉在斯米連01

特斯拉在斯米連02.jpg

more~~

特斯拉是哪一國人?

特斯拉看他自己的一張神奇照片

 

Back to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艾菲爾鐵塔72科學家.JPG

艾菲爾在以他為名的鐵塔上,銘刻了72位科學家(及工程師)的名字。(可惜全都是男生)

下面這張圖上有拉普拉斯、拉瓦錫、安培。(其它的,我不認得)

艾菲爾鐵塔72科學家_安培.JPG

這裡有菲涅耳、庫侖、佛科 ..... 阿拉戈(阿拉戈@巴黎玫瑰線

艾菲爾鐵塔72科學家_庫倫.JPG

 

艾菲爾與鐵塔1887.JPG

 

這些科學家,除了在鐵塔上,也可以在街道上找到他們。

紐西蘭許多街道也以科學家命名:科學人街道@紐西蘭

巴黎街道上的科學家地圖.JPG

看到「安培街」(rue Ampere)了嗎?

巴黎街道上的科學家地圖_安培.JPG

這個粉絲頁,有這72位科學家的相關事蹟。

艾菲爾科學家粉絲FB.JPG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黎天文台_海王星的發現者.jpg

這是巴黎天文台的照片,這座雕像,我猜肯定是卡西尼,結果錯了。

這是海王星的發現者Urbain Le Verrier(1811-1877),發現海王星時是35歲。曾兩度擔任巴黎天文台台長(1854-1870 及 1873-1877 )。(go to 勒維耶(Verrier)~發現者海王星

 

 

我為什麼會猜是卡西尼呢?

因為巴黎天文台的前四任台長,都是卡西尼,一脈相承,共四代。

卡西尼四代同台.jpg

歷任台長(刮號內是任期)

  • Giovanni Cassini (1671–1712) 卡西尼一世
  • Jacques Cassini (1712–1756) 卡西尼二世
  • César-François Cassini de Thury (1756–1784) 卡西尼三世
  • Dominique, comte de Cassini (1784–1793) 卡西尼四世
  • Joseph Jérôme Lefrançais de Lalande (1795–1800)
  • Pierre Méchain (1800–1804)
  • Jean Baptiste Joseph Delambre (1804–1822)
  • Alexis Bouvard (1822–1843)
  • François Arago (1843–1853) 阿拉戈
  • Urbain Le Verrier (1854–1870) 海王星的發現者
  • Charles-Eugène Delaunay (1870–1873)
  • Urbain Le Verrier (1873–1877)海王星的發現者 回任
  • Amédée Mouchez (1878–1892)
  • ......

 

1913年9月,巴黎天文台用艾菲爾鐵塔做天線,接收美國海軍天文台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精確測定了兩地的經度差。

 

相關

阿拉戈@巴黎玫瑰線 / 勒維耶(Verrier)~發現者海王星 / 72位科學家@艾菲爾鐵塔及巴黎街道 / 

Back to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agoMedallions.jpg

沿著巴黎子午線,有135個銅牌,稱為Arago Medallions。

紀念François Arago (1786 –1853)對測量子午線的貢獻。 

 

這個特別的設計是阿拉戈協會和巴黎市,於1994年委託荷蘭概念藝術家Jan Dibbets(1941~)所設計製作的。

Dibbets從巴黎北部到南部邊界之間,沿著巴黎子午線設置135枚銅牌,總距離9.2公里(5.2英里)。

每個獎章直徑12厘米,標有名稱ARAGO加N和S指針。

 

丹布朗在《達文西密碼》裡寫說玫瑰線通過聖許畢斯教堂(Église Saint-Sulpice),其實並沒有。

這條玫瑰線跟聖許畢斯教堂還差了一百公尺。

玫瑰線通過的是巴黎天文台的經線室(又稱卡西尼室)。

卡西尼四代同台@巴黎天文台

 

ParisMeridian.jpg

 

Back to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荷蘭的科學家與畫家.jpg

荷蘭在科學的發展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列入未來考察的地點。

荷蘭的名稱很多,目前的比利時有些地方,原屬於荷蘭,所以我就把以荷蘭話為母語的及Flemish,都通稱為荷蘭吧!

眼鏡、望遠鏡的發明

科學家,如史蒂文、雷文霍克、惠更斯、萊頓瓶及萊頓大學 .....

 

 

 

伽利略的書在荷蘭出版.....

畫家,Stradanus、維梅爾、梵谷、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imonStevin_01.JPG

看到這張照片時,我知道這不是克卜勒 (還真的很像呢!),

而是我認得的荷蘭物理學家及工程師史蒂文(Simon Stevin,1548-1620)。

我立即斷定他背後的高塔是荷蘭台夫特的新塔,因為他在這兒做過自由落體實驗。

結果我錯了,這是比利時的布魯日(Bruges),怎麼會這樣呢?他不是荷蘭人嗎?

原來史蒂文出生於布魯日,他是佛蘭德人(Flemish)。

SimonStevin_02Bruges.JPG

這座雕像,乍看之下很像克卜勒。

史蒂文右手拿著圓規,右腳下是一個天體儀,左手拿著的紙卷,上面有他著名著作的圖樣。

SimonStevin_03.JPG

讓我們前往台夫特~~

史蒂文(Simon Stevin, 1548~1620)在1586年出版的《靜力學》中,描述他在台夫特的新教堂高塔(De Nieuwe Kerk, Delft)從30英呎高做的落體實驗:

讓我們拿兩個鉛球,其中一個比另一個重十倍,把它們從三十英呎的高度同時丟下來,落在一塊木板或者可以發出清澈響聲的東西上面,那麼,我們會看出輕鉛球並不需要比重鉛球十倍的時間,而是同時落到木板,因此它們發出的聲音聽上去就像是一個聲音一樣。

當時和史蒂文一起做落體實驗的是Jan Cornets de Groot(1554-1640),他於1591~1595期間擔任台夫特的市長。

史蒂文的大部分作品都用荷蘭語寫成,因他認為荷蘭語是最適合詮釋科學的語言,更希望能藉此幫助學術界外不懂拉丁語的人學習科學。

台夫特有兩座著名的塔:新塔和舊塔,兩者相差2世紀。

SimonStevin_04Delft新塔.JPG

下面是Delft畫家Daniel Vosmaer(1622-1666)所繪的Delft一景:

Delft_DanielVosmaer.JPG

光看英文名字,我本來以為Vosmaer是我所知的維梅爾,結果錯了。

下面這才是維梅爾的畫作,除了著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外,我最喜歡的是他所畫的地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我認識台夫特(Delft)即開始關注荷蘭,也是從自梅維爾開始。

Vermeer梅維爾作品.JPG

地球儀與天體儀_維梅爾 .jpg

「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jpg

在看過「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2014/1/18~5/4)後,

買了《維梅爾的帽子:揭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的序幕(作者:卜正民 )這本書,以瞭解十七世紀當時。

維梅爾的帽子.JPG

more~(my 隨意窩)

珍珠之光~維梅爾與雷文霍克的黑箱作業 (2014/4/16)

珍珠之光~荷蘭的黃金時代(2018/4/19)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懷仁_01比利時皮特姆.JPG

這是來華耶穌會傳教士南懷仁(Father 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在他的出生地,比利時的皮特姆的一間教堂前。

南懷仁_02比利時皮特姆教堂.JPG

南懷仁生於布魯塞爾附近的小鎮皮特姆,17進入魯汶大學藝術學院學習。接觸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尤其是邏輯學和哲學體系,並通過宇宙論的學習,掌握了天文學、數學、曆法計算、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識。
南懷仁在1641年9月入耶穌會。1658年隨同衛匡國前往中國,1659年抵達澳門。南懷仁本來在山西傳教,1660年受召前往北京協助湯若望神父。

南懷仁_03.JPG

南懷仁及天文儀器的繪圖,其中有一幅把渾儀變成地球儀了!?

南懷仁_04.JPG

南懷仁湯若望利瑪竇.JPG

 

維基百科中文版、英文版,以及百度百科,都把郎世寧(1688-1766)的肖像誤植成南懷仁。

郎世寧是畫家,怎麼可能持著天文儀器呢?

特別的是,郎世寧的出生年份,正好是南懷仁的過世年。

還有,我遍尋網路,至今還沒找到郎世寧的肖像。(這和鄧玉函一樣,我只找到他的墓碑)

這不是郎世寧.jpg

 

南懷仁在1688年逝世於北京,康熙追贈工部右侍郎,諡為勤敏,與利瑪竇、湯若望埋在同一個墓園,現在位於阜成門外的滕公柵欄馬尾溝教堂。

湯若望去世後,康熙八年三月初一日(1669年4月1日),南懷仁接替湯若望被授以欽天監監副,負責監製天文儀器,

下面北京觀象台上的六件儀器,就是他在康熙8-12年間所製造的。

南懷仁_06北京天象台.JPG

在故宮精品網站上找到「南懷仁六儀」的資料夾(可惜缺一件)。

南懷仁_07故宮精品資料夾.JPG

 

南懷仁是佛蘭德人(Flemish)。佛蘭德人居住在現今的法蘭德斯地區,故得名,為比利時兩大主要民族之一,使用的語言是荷蘭語;另一民族是使用法語的瓦隆人。

剛好最近認識好幾位 Flemish,包括物理學家Simon Stevin(1548~1620)、畫家Jan Brueghel the Elder(1568-1625)和 Jean'Leon Huens(1921-1982),不知道有無機會拜訪荷蘭及比利時?

Jean-Leon Huens的科學家畫作

史蒂文@比利時布魯日

 

若有機會再去北京,預計要拜訪的景點是「北京古天象台」以及「阜成門外的滕公柵欄馬尾溝教堂」。

 

結果,近在眼前的台北天文館,有南懷仁六儀的其中三樣寶貝複製品:天球儀、黃道經緯儀、赤道經緯儀。

實地考察後,終於看出黃道經緯儀和赤道經緯儀的不同之處。

chiu_台北天文館20180224.jpg

 

 

坤輿全圖~1674年南懷仁繪製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家畫作Jean-Leon Huens.jpg

這幾張畫,都是出自比利時插畫家Jean-Leon Huens(1921~1982)之手,把這些科學家們畫得栩栩如生。

之前常見的是牛頓那一幅。

右下角是赫歇爾父子。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epler-track-brochure_01.JPG

在紐西蘭南島峽灣國家公園,有一座山叫 kepler Mountain,山附近有一條相當棒的環狀步道 Kepler Track,以天文學家Kepler為名,全長60km,走三天。

克卜勒?他來過紐西蘭?為何是克卜勒?

為此步道命名的是測量家James Mckerrow(1834~1919)。

在紐西蘭有很多地方都以科學家命名,已成為探測家們命名的習慣。

除了克卜勒山之外,還有好多以科學家為名的山,例如牛頓、愛因斯坦、居里、赫歇爾、戴維、法拉第、拉塞福、哥白尼等等,都各擁有山頭。(科學家們各據山頭@紐西蘭

除了山之外,許多城市的街道也以科學家為名,例如牛頓、愛因斯坦、居里、赫歇爾、戴維、法拉第、拉塞福、哥白尼等等,都各擁有街名。(科學人街道@紐西蘭

除了物理學家,還有許多是地質學家、植物學家....因為我不認識他們,就沒列出來囉。

KeplerTrack001.jpg

KeplerTrack002.jpg

kepler-track-brochure_08.jpg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塞福出生地_Brightwater男孩雕像1.jpg

這個小男孩雕像,位於拉塞福故鄉,紐西蘭的明水(Brightwater)。

 

拉塞福出生地_Brightwater男孩雕像3.jpg

拉塞福出生地_Brightwater草地.jpg

拉塞福出生地_BrightwaterMap.jpg

拉塞福是紐西蘭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目前紐西蘭百元大鈔上面就是他的頭像。

下面那一張是新版,看起來拉塞福變老了。

RutherfordMoney.jpg

紐西蘭新鈔100元 new.jpg

*****

好友曲子,於2018年2月,實地走訪了拉塞福的出生地明水、以及就讀過的兩所學校。

曲子從北島南端的威靈頓搭船過庫克海峽抵達皮克頓(Picton),航程3.5小時。然後前往尼爾森(Nelson)。

拜訪明水這一天,當天一早從尼爾森搭7:15am往福克斯冰河(FOX Glacier)方向的大巴,約40分鐘就抵達明水。

拉塞福出生地交通.jpg

Nelson大巴前往FOX_曲子.JPG

 

在拉塞福的故居旁一大片草地上,有一個戶外的拉塞福紀念園區,環繞小山丘拾級而上,沿途有許多介紹拉塞福事蹟的解說牌,最上面是一個十歲小男孩的雕像。

拉塞福出生地_曲子Brightwater_20180203_03.jpg

拉塞福小男孩_曲子Brightwater_20180203_02.jpg

因為大巴一天只有一班車,回程得等到晚上7點才有車。曲子乾脆一步一腳印,從明水走了將近20公里回到尼爾森,並走訪尼爾森學院。

NelsonCollege_曲子20180203_01.jpg

NelsonCollege_曲子20180203_02.jpg

NelsonCollege_曲子20180203_04.jpg

NelsonCollege_曲子20180203_05.jpg

有趣的是,從明水北返走了7公里左右,在Richmond附近;我剛好在線上,看到旁邊有個兔子島,這讓我立即聯想到拉塞福在劍橋被稱作是兔子,難不成與此島有關?

曲子立刻走過去,看到有碼頭可以搭船過去兔子島。

紐西蘭的兔子島.jpg

 

*****

曲子到了基督城,參訪坎特伯里學院,門票20紐幣。

 

Canterbury College_20180213_曲子01.JPG

Canterbury College_20180213_曲子02.JPG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insteinStatueNAS_01.JPG

這個愛因斯坦大雕像建於1979年,紀念愛因斯坦誕生一百週年。

雕像高12英尺,由雕塑家羅伯特·伯克斯(Robert Berks)創作。

愛因斯坦腳下的大理石地板是張星圖,上面刻了2700顆星。

當年(2008)去華盛頓DC時,不知道有這個大雕像。之後就一直希望有機會再訪華盛頓DC。

EinsteinStatueNAS_02.JPG

EinsteinStatueNAS_03.JPG

EinsteinStatueNAS_04.JPG

EinsteinStatueNAS_05.JPG

EinsteinStatueNAS_06.JPG

EinsteinStatueNAS_08.JPG

EinsteinStatueNAS_09.JPG

SculptorRobertBerks.jpg

SculptorRobertBerksClayBust.jpg

 

 

相關文章:

愛因斯坦大雕像(2014/3/14)

愛因斯坦@普林斯頓 (2018/6/2)

 

 

Back to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