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禮拜堂裡,牛頓英姿煥發的站著,他的背後的人名,是劍橋大學在兩次世界大戰裡犧牲的學生。
牛頓站著,另有五位是坐著,他們是誰呢?
牛頓的老師巴羅。和牛頓同名,都是 Isacc。
William Whewell (1794-1866)休厄爾,他跟法拉第是好朋友。
《重學》一書,由艾約瑟(Joseph Edkins,1823~1905) 口譯、李善蘭(1811~1882)筆述,1856年開始翻譯,出版於1859年。其底本是休厄爾(William Whewell, 1794~1866) 所著,劍橋大學力學教科書《An Elementary Treatise on Mechanics》的第五版(以下簡稱為《Mechanics》),此書不斷修訂,共有七個版本,首版是1819年,第五版是1836年。這本《Mechanics》是鴉片戰爭之後第一部傳入中國較有系統介紹西方經典力學的著作。
李善蘭在《重學》的序言提到艾約瑟說:我西國言重學者,其書充棟,而以胡君威立所著者為最善約而該也。胡威立,就是前述的休厄爾(Whewell),本文採用休厄爾,因其發音較為近似。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著名英國哲學家、政治家、科學家、法學家、演說家和散文作家,是古典經驗論的始祖。
培根十二歲入讀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攻讀神學、形上學,同時學習邏輯、數學、天文學,希臘文和拉丁文。他對當時大學的教育體制和主宰學術研究的亞里士多德哲學體系十分反感,1576年從劍橋大學畢業,他與英國駐法國大使一道,前往巴黎,他在那兒擔任英國駐法使館的外交事務秘書,並在巴黎學習統計學和外交。培根是第一個意識到科學及其方法論的歷史意義以及它在人類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人。他試圖通過分析和確定科學的一般方法和表明其應用方式,給予新科學運動以發展的動力和方向。
培根還是一位散文家。他在1624年出版的《論說文集》 the essays, 文筆非常優美,是值得一讀的佳作。
以下名句就是他寫的: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托馬斯·巴賓頓·麥考利(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 1st Baron Macaulay,1800-1859),英國詩人,歷史學家,輝格黨政治家。他經常發表散文、評論和有關英國歷史的文章。他也曾經擔任陸軍大臣(1839-1841)和財政部主計長(1846-1848)。
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英國19世紀的著名詩人,在世時就獲得了極高的聲譽。生於英國林肯郡,出身牧師家庭,兄弟均有詩才,肄業於劍橋大學,詩作題材廣泛,想像豐富,形式完美,詞藻綺麗,音調鏗鏘。其131首的組詩《悼念》被視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優秀哀歌之一,因而獲桂冠詩人稱號。其他重要詩作有《尤利西斯》、《伊諾克·阿登》和《過沙洲》詩歌《悼念集》等。 他深受維多利亞女王的賞識,於1850年獲得了桂冠詩人的稱號,後來又在1884年被封為男爵。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