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悅讀越讀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20813-埃-01.JPG

今天(8月13日)正好是「埃格斯特朗」的生日。每次教到這個單位時,從來就背不起來他的名字,反正就是簡稱 1「埃」,10的-10次方公尺。

安德斯·約納斯·埃格斯特朗(Anders Jonas Ångström,

發音:[ˈanˌdəʂ ˈjuːˌnas ˈɔŋˌstrøm],1814年8月13日-1874年6月21日),

瑞典物理學家,光譜學的奠基人。

 

剛好前兩天和學弟討論時,他提到「埃格斯特朗」的名字。
學弟說咱們國家教育研究院,本來稱他為「埃斯傳」,現在又改名為「翁斯傳」。

我實在很難把「埃格斯特朗」跟「埃斯傳」或「翁斯傳」連在一起,而且,「傳」是唸船還是賺?

20220813-埃-03.JPG

靈機一動,想到查一下瑞典的字母。竟然有了新發現!!

原來瑞典字母除了26個拉丁字母外,另外還多了Å / åÄ / ä Ö / ö 三個。

也就是有 A、Å、Ä 三種 A。

Å 的發音是有點像「翁」而非「埃」。

ÅÄÖ 瑞典語教室 - Säga 瑞典語字母 Alfabetet
https://youtu.be/xpiPy8ABbVE

根據瑞典語發音把「埃格斯特朗」改名為「翁斯傳」後,

一來,我們這些舊世代的都不認識他了;

二來,1埃會被改成1翁嗎?

20220813-埃-02.JPG

 

Back to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723_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_新聞.JPG

最近氣候異常,繼加州大火、北美和加拿大高溫達40度以上之後,西德百年一遇和河南千年一遇洪災,

氣候變遷的問題觸目驚心。

2021/7/23在報紙上看到「哥白尼氣候服務」,一頭霧水,「哥白尼」什麼時候管到天氣了?

查詢得知,「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 是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

是「哥白尼計畫」之下的組織。

哥白尼計畫.JPG

哥白尼計劃(Copernicus Programme),原稱「全球環境與安全監測計劃」(Global Monitoring for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GMES),

由歐洲理事會和歐洲太空總署聯合倡議,於2003年正式啟動的一項重大航天發展計劃,

主要目標是通過對歐洲及非歐洲國家(第三方)現有和未來發射的衛星數據及現場觀測數據進行協調管理和集成,

實現環境與安全的實時動態監測,為決策者提供數據,以幫助他們制定環境法案,或是對諸如自然災害和人道主義危機等緊急狀況作出反應,保證歐洲的可持續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

2012年12月11日,歐洲理事會副主席兼企業與工業委員安東尼奧·塔亞尼(Antonio Tajani) 在歐盟競爭理事會會議上宣布將GEMS更名為哥白尼計劃(Copernicus),以提高公眾對地球觀測計劃的認知。

「哥白尼計劃」是繼「伽利略計劃」之後又一個以著名科學家命名的重大科技發展計劃。(維基百科「哥白尼計畫」)

 

伽利略定位系統.jpg

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是一個正在建造中的衛星定位系統,該系統由歐盟通過歐洲太空總署和歐洲導航衛星系統管理局建造,

總部設在捷克共和國的布拉格。該系統有兩個地面操控站,分別位於德國慕尼黑附近的奧伯法芬霍芬和義大利的富齊諾。

這個造價五十億歐元的計畫是以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的名字命名的。

伽利略系統的目的之一是為歐盟國家提供一個自主的高精度定位系統,該系統獨立於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和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在這些系統被關閉時,歐盟就可以使用伽利略系統。

伽利略系統於2016年12月15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啟用儀式,提供早期服務。於2017年到2018年提供初步工作服務,最終於2019年具備完全工作能力。

該系統的30顆衛星預計將於2020年底前發射完成,其中包含24顆工作衛星和6顆備用衛星。(維基百科「伽利略定位系統」)

 

Back to  悅讀閱讀(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陶淵明讀山海經其一.jpg

年少時非常許歡陶淵明的詩,但讀詩不求甚解。

喜歡天文的我,一直非常喜愛「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這兩句,

久而久之,腦袋裡盡是星空,不儘不記得這兩句的前幾句是什麼,更不關切這首詩的標題。

 

最近開始認識《山海經》,知道有許多神話故事,都是來自《山海經》,如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夫追日 .....

在發現的無頭「刑天」,竟然也出現在西方書籍裡,驚訝不已。

讀到兩首陶淵明詩,如下: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餘迹寄鄧林,功竟在身後。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

 

這幾天發現,陶淵明有一組詩,共13首,題名為〈讀山海經〉,前述那兩首是其九和其十,

而其一,其結尾竟然就是「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這首〈讀山海經〉其一,我超愛的詩,竟然是陶淵明讀《山海經》的「序言」,

他的宇宙,恐怕不是星辰,而是各種神話人物!

過去讀此詩,還真是「不求甚解」呀!

這幾天,烟花颱風來襲,我在家讀了好幾天的書,真的是如他詩中所言: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相關文章

 

Back to  我讀《山海經》(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頭人_中西均有.JPG

隨意拿下書架中安可的《異境之書》 翻閱,驚見「無頭人」,把我嚇壞了。

驚嚇我的,並非此「無頭之人」,而是,前沒多久讀《山海經》時見過此無頭人,他還有個名字,怎會,出現在西方的書籍?

我努力的回想查詢到底是《山海經》的哪一段經,展開尋人工作,找到了「刑天」。

「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經·海外西經》)

干是盾牌,戚是斧子。陶淵明在《讀山海經》讚頌刑天的奮戰精神: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類,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其實不只無頭人,還有一足人、一目人等「怪人」或其它怪獸,中西方都不謀而合。

這讓我對《山海經》更加好奇,也對古代神話有另樣的想法。

無頭人_赫里福德地圖.JPG

西方的無頭人出現在很多地方,

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 c. BC 484~BC 425)也曾描述過無頭人,稱為 akephaloi 

赫里福德地圖,中世紀最著名世界地圖(Hereford Mappa Mundi),約1300年,在非洲畫了稱為「布雷米斯人」(Blemmyes)的無頭人。

 

1493年出版的《紐倫堡紀事》裡也有不少和山海經雷同的怪人與怪獸。

《紐倫堡編年史》(Nuremberg Chronicle)是一部配有豐富插圖的世界歷史著作。書中以聖經為基礎記載了歷史上的許多事件。作者為哈特曼·舍德爾(Hartmann Schedel),1493年7月12日在紐倫堡出版,這本書是早期印刷書籍中編制最完善的之一,也是最早出色地將圖文混排的書籍之一。

 

在維基百科「Headless Man」詞條裡看到幾張圖片,不覺莞爾。

無頭人_維基百科HeadlessMan.JPG

 

相關文章

★ 刑天在神農架舞干戚 (2021/9/22)

★ 俯仰終宇宙~原來是陶淵明在讀《山海經》(2021/7/26)

 

Back to  我讀《山海經》(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烟花.jpg

「烟花」颱風的來到,讓我聯想到「煙花三月下揚州」,撩起了對黃鶴樓的思念及揚州的想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孟浩然和老友李白在黃鶴樓告辭,前往揚州遠遊。

進一步查詢,才發現此煙花非彼烟花。

 

中度颱風烟花(英語:Typhoon In-fa)是202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6個被命名的風暴。「烟花」一名由澳門提供,即煙火,一種以火藥和金屬的粉末製成的物體,以火點燃後會燃燒、爆炸並綻放出聲音和五顏六色的光線,通常在戶外使用。(維基百科)

所以,「烟花」就是我們所謂的「煙火」。

 

查詢「煙花三月」,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把李白這首詩的意境唱得好美。

煙花三月(歌詞)

牽住你的手 相別在黃鶴樓
波濤萬里長江水 送你下揚州
真情伴你走 春色為你留
二十四橋明月夜 牽掛在揚州
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好朋友
揚州城有沒有人為你分擔憂和愁
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知心人
揚州城有沒有人和你風雨同舟

煙花三月 是折不斷的柳
夢裡江南 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
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   

https://youtu.be/M-hBL89UQPA

 

(感謝Mei-Ying學妹支援的兩張煙花三月的揚州照)

煙花三月下揚州01_某英.jpg

煙花三月下揚州02_某英.jpg

 

之前研究清代科學家鄭復光,讓我對揚州有許多想望。

鄭復光早年在揚州看取影燈戲,引發其對光學探究的好奇,經過十數年的觀察、實驗及研究,於道光十五年(1835年)寫成《鏡鏡詅癡》初稿,集當時中西光學知識大成,於1847年刊刻出版,對各種面鏡與透鏡做了系統的論述,並歸納出一套獨特的幾何光學理論。

邱韻如(2021):幾何光學的學習與理論創建—以鄭復光《鏡鏡詅癡》為例,發表於「第十二屆科學史研討會_跨文化歷史中的科學、技術與醫療」研討會 ,中研院科史會與國立清華大學主辦,2021/3/26-27。

 

李白與孟浩然的情誼

李白,為何寫這首詩,他和孟浩然是誰長誰幼?

一不小心就把哈金寫的《通天之路:李白》讀了半本。

西元725年,25歲時,李白來到了黃鶴樓,他的詩歌才華,遭遇到一次終生都耿耿於懷的打擊。

因為當他登上黃鶴樓,看著江面景觀,正準備吟詩時,赫然發現「崔顥已題詩在上頭」。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705-754)比李白(701-762)小幾歲,19歲中進士,當時已是朝中官員。李白當時一無成就,自覺無法超越,只好放棄題詩。

 

隔年夏末,26歲的李白到了揚州,盤纏散盡了,人也病倒了。一晚,輾轉難眠,望著窗外的明月,寫下著名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揚州江都縣的縣丞孟榮,因為欣賞李白的詩,幫他償還欠款,解救了病榻中的李白,還建議李白應該暫停漂泊先成家。

孟縣丞知道安陸許丞相的孫女尚未出閣,介紹李白去安陸拜訪許家。

躊躇不已的李白,在去安陸前先到了襄陽,去拜訪久仰的孟浩然(689~740)。

孟浩然長李白12歲,兩人惺惺相惜。李白跟孟浩然提及對許家婚事的猶豫,孟浩然鼓勵及說服他爭取此婚事。

幾天後,李白離開襄陽,到安陸拜訪許家,最後成就了這一門婚事。

 

728年春天,孟浩然給李白去信,說他要下江南一趟,相約見面。

他倆相見相處數日後,孟浩然準備啟程下揚州,在江邊送行的李白,寫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西元740年深秋,40歲的李白從安陸前往襄陽,想探望老友孟浩然,帶了一罈美酒,沒想到到了孟家,驚聞孟浩然剛過世,理由竟然和王昌齡(698-756)的來訪有關,孟浩然好酒好菜招待,自己太開心卻忘了忌口,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而猝死。

以上參考哈金的《通天之路:李白》

通天之路李白.JPG

 

Back to 悅讀閱讀(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118_宿霧聖嬰節_曲子.jpg

好友曲子在菲律賓宿霧參加慶典,華麗熱鬧,一查得知是聖嬰節Sinulog Festival,是菲律賓宿霧的年度盛事,堪稱地表最強大的盛會,在每年的一月份第三個週末舉行。

Sinulog聖嬰節的典故起自1521年,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Fernando de Magellanes,1480~1521)登陸宿霧島,並宣佈宿霧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麥哲倫是第一個將天主教引入菲律賓的人(在這之前的菲律賓人奉行「萬物有靈論」、亞洲神明和伊斯蘭教)。麥哲倫在登陸菲律賓後不久,送了一個聖嬰耶穌基督的木製雕像給當時宿霧領袖的妻子作為受洗洗禮禮物。禮物的收件人後來更被冠名為朱安娜(Juana)~一個榮耀的名字,當時西班牙國王母親的名字,而該船的牧師也為800多個當地人進行了簡易的洗禮,將他們帶入天主教的國度。雖然麥哲倫幾天後在附近一個島上的衝突中死亡,但是Sinulog (聖嬰節)的傳統流傳下來了。

 

拉普拉普市的紀念碑.JPG

在宿霧的拉普拉普市,有麥哲倫的紀念碑(左)以及拉普拉普(右)的紀念碑。

拉普拉普(Lapu-Lapu,1496年—1571年),是菲律賓米沙鄢群島麥克坦島上的一位達圖(酋長),因擊敗並殺死在當地推行殖民統治的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而被視為菲律賓第一位民族英雄。 
拉普拉普原本生活在婆羅洲,後在今曼達維市一帶定居。1521年,麥哲倫穿過太平洋抵達菲律賓,他脅迫這一帶的地方酋長臣服西班牙,向西班牙國王繳納貢稅,但是拉普拉普堅決拒絕。1521年4月27日夜間,麥哲倫親自帶領身穿鐵甲的西班牙軍隊,向麥克坦島進攻。拉普拉普率領島上居民奮起抗擊,打退了侵略者,殺死了麥哲倫。之後拉普拉普率領家人返回婆羅洲,之後不知所終。 為紀念拉普拉普的英勇事跡,菲律賓政府將麥克坦島上的奧蓬更名為「拉普拉普市」。

 

麥哲倫環繞地球地圖_維基百科.jpg

1518年3月22日,與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簽訂協議
1519年8月10日,船隊離開塞維亞,開赴聖盧卡爾
.......
1521年3月16日,無意中「發現」菲律賓群島,在蘇祿群島登陸
1521年3月28日,抵達馬薩瓦群島。馬來奴隸恩里克聽見家鄉話,終於證實地球是一個圓球體
1521年4月7日,抵達宿霧島。翌日,麥哲倫在島上一間小堂豎立起麥哲倫十字架。
1521年4月27日,麥哲倫介入部落間的戰鬥,在麥丹島喪生
1522年9月8日,「維多利亞」號獨自返回西班牙塞維亞港
(維基百科)

 

悅讀閱讀(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貓熊與熊貓.jpg

好友Carrie在成都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PO了黑白胖胖的「熊貓」照片,說牠是「貓生」,

海峽右邊的臉友們紛紛指正,是「熊生」,不是「貓生」!

問了Google大神,才知道熊貓和貓熊的名稱,兩岸大不同,還真是難以分辨!

台北動物園動物組助理研究員王怡敏受訪時表示,

「熊貓與貓熊不同科,現在統一把白白胖胖的叫大貓熊,咖啡色愛爬樹的叫小貓熊。」已逝動物學泰斗夏元瑜著作《生花筆》中曾說,「貓熊在多年前偶然被編排顛倒上了新聞,從此成了民眾熟悉的『熊貓』。」

「台灣早期把大隻的叫貓熊,小隻的叫熊貓,而在中國則是反過來。」王怡敏指出,但到底要怎麼叫,其實這問題在60多年前已經爭執不下,但從生物學分類來看,大隻的是「熊科」,應稱為貓熊,而小隻的則是「熊貓科」,應叫做熊貓,但為了方便起見,現在已統一叫大貓熊與小貓熊了。

王怡敏說,大貓熊與小貓熊在腸胃器官、棲性、食物,及為了方便吃竹葉而長出的尾拇指都十分相似,「但大熊貓體重有120多公斤,食物中有8成吃竹葉,較少爬樹;而小貓熊體重只有5公斤,食物只有5成是竹葉,成天愛往樹上爬。」她認為,小貓熊與其說長得像大貓熊,不如說更像浣熊,而浣熊則屬於浣熊科。

台灣醒報(2016/1/4)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60104-Sa1f

 

貓熊_wikipedia.jpg

維基百科說:貓熊(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也稱作大熊貓,一般稱為「貓熊」或「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

簡單來說,黑白超可愛的這隻,在台灣叫「貓熊」,大陸稱「熊貓」。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stAway浩劫重生電影.jpg

複習湯姆漢克撕的《浩劫重生》,認真的看看英文片名,Cast away。

Cast,似乎是很常見的字,但放到這部電影來,一時就想不起 cast 的原意;

查了字典,答案如下,我當下猜說大概意指湯姆漢克撕被拋出飛機,丟到荒島上。

CastAway.jpg

 

其實,演藝界裡所謂的「卡司」,也正是這個字。

 

無獨有偶,正在不停咳嗽的我,立刻看到一則「驚悚」的新聞,仔細一看,竟和cast有關:

支氣管樹.jpg

新聞說,有一個人咳嗽,把支氣管都給咳出來了,真是嚇死我了,忍不住又多咳了好幾下。

美國加州1名36歲男子患有慢性心臟衰竭,就醫時病情已十分嚴重,隨即被送往加護病房,住院期間他頻繁咳嗽,還出現少量咳血、呼吸困難等症狀,而隨著病情惡化,患者竟在某次劇烈咳嗽時,咳出一大片完整的右肺「支氣管樹狀血塊」,讓主治醫生當場嚇了一跳,而他也在一週後因心臟衰竭併發症過世。

隔天,澄清稿出來了,但我有看沒有懂,看第三遍時才恍然大悟,永康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也在臉書發文指出:

這個字就是「Cast」就是我們一般說在打石膏的Cast!(鑄件),也就是,咳出來的是「支氣管樹」的「鑄件」。

至於這個「鑄件」怎麼來的呢?陳志金分析,原來病人有使用抗凝血劑,造成支氣管內出血,這些血液在支氣管內「結塊」,形成「支氣管樹」的「鑄件」,然後被病人咳出來!

原來打石膏固定的那個玩意也叫cast;

說實話,中文翻譯成「鑄件」,其實不易懂的啊!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玳瑁20171117_01.JPG

以前聽眼鏡師傅說「玳瑁」的眼鏡框很好,現在才知道其正確的發音,以及它的珍貴性。

目前玳瑁已經瀕臨絕種,不能再拿來做寶石了。


玳瑁是一種有機寶石,其用途廣泛,自古以來深得歷代貴族或商賈富客之寵愛,被視為傳世之寶,是萬壽無疆之象徵,玳瑁的背甲可以用來製作精美的裝飾品,漢代的著名詩篇《孔雀東南飛》中就有「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的詩句。(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zla3kp.html)

 

看到下面這一則報導:玳瑁、硨磲 因美麗而遭殃(http://www.tanews.org.tw/info/11751)

真是不忍目睹~不過這裡提到的「硨磲」,剛好是我二年前一篇探討明清眼鏡文章裡提到的。

玳瑁_台灣動物新聞網_01.JPG

玳瑁_台灣動物新聞網_02.JPG

硨磲_台灣動物新聞網.JPG

 

 

郎瑛_眼鏡_七脩續稿.JPG

郎瑛在此敘述其年少時(約西元1500年左右)對「眼鏡」的聽聞。

在那個時候,眼鏡是稀有珍寶,他不斷探究眼鏡的材質,豐南禺告訴他是大車渠所製,

現在重新想想,當時豐南禺會不會把「眼鏡框」的材質大車渠當作是「鏡片」材質,變成是大車渠之珠?

話說回來,既然玳瑁在很早已前就是珍寶,或許在那個時候(1500年左右),已經有玳瑁眼鏡了呢。

ChiuPaper_眼鏡文p4_郎瑛《七脩續稿》.jpg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素養的英文素養_01.JPG

多年前參加科學素養研習時,學到素養的英文是 literacy。

那時,對這個字有點不太能接受,因為 literacy 和 literature(文學)長得很像,

我們講的是科學,不是文學啊,而且literacy有讀寫能力的意思,

把科學素養寫成 scientific literacy 總是覺得很奇怪。

經過好幾年,終於慢慢習慣科學素養就是scientific literacy,還有其它如公民素養、資訊素養等等都是 literacy。

沒想到前幾天得知,現在107課綱強調的素養導向的素養,不再是literacy 而是competency,又是一個我不怎麼認識的英文字。

 

查字典~competency有「能力」的意思。現在把competency叫做素養,覺得很奇怪。

素養的英文素養_08.JPG

 

查到羅寶鳳老師寫的文章,英文素養不好的我,其實有看沒有非常懂。

素養的英文素養_02.JPG

 

課綱講的素養,是來自OECD:

十二年國教課綱中,「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素養的英文素養_03.JPG

 

國教院的「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查得結果,

素養是 literacy,literacy 是素養,但 competency 是能力。

科學素養還是 scientific literacy。 

素養的英文素養_07.JPG

 

回歸到中文,「素養」究竟是什麼意思?

張一蕃(1997)在講「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時,寫道:

素養一辭,原本的意思就是平素的修養。

《辭海》中對「素養」的解釋是:

『謂平日之修養也。
《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櫪,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
《後漢書》劉表傳:「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辭海續編,1985】

可見其中隱含了道德和價值的觀念,所指的是「好」的修養。

教育學者將英文Literacy一詞也譯作素養,其實並不十分妥切。

我也覺得「素養」含有修養的意思,和 literacy 不太一樣,將 literacy 譯成素養,是不妥切,

現在,把 competency 譯成素養,更不妥切。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