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代唐為周,除了改服易幟、頻繁改元、變更職官名稱外,她迷信文字具有統治思想的力量,發明了一些全新的文字,替代原有的文字,以除舊布新、建立權威,後世稱為「則天文字」。
西元690年,武則天頒布了則天文字,其中一個字就是「〇」,當時的意義同「星」。現在表示零的符號「0」是該字元的變體。
對「O」好奇的我,發現O竟然和我喜愛的星有關,真是興奮;
零加上星,就成了「零星」,更有趣的是,零星的零,並非是「沒有」,而是「很少」。
維基百科「O」詞條:
說起「O」的出現,應該指出,中國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現很早。不過那時它不表示「空無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頭」、「零星」、「零丁」。
從武則天發明的日月星等字,我有了一些疑問:
1. 難道武則天當時知道星星是圓球形?
《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傳》:
「載初中,又享萬象神宮,以太穆、文德二皇后配皇地祇,引周忠孝太后從配。作……、〇、……,十又二文。」
按《說文解字》:「曐,萬物之精。上為列星。從晶,生聲。一曰象形,從〇。」
2. 日與月的設計,頗為特別。(上圖是來自百度百科,還有其它版本)
“卍”(音讀“萬”)其實也是武則天時期的造字。它代表著吉祥萬德的意思,在中國古文中是非常吉利的一個字。
但是由于其書寫與納粹標記“卐”(要轉45)極其相似,容易被誤認。
上圖的「月」,裡面是卍還是卐?還是「出」?
3. 日月當空,就是「照」。我猜這是武則天以女性承擔皇位之尊,所設計的字,有陰陽合一的意味。但不知,她知不知道何時日月同時在天,又何時兩者會疊在一起(日食、月食)?
則天文字在武則天稱帝期間的十五年(690年-705年)中得到了廣泛使用,很多石刻、碑帖、佛經等都有則天文字的身影,現存的武周時期的碑刻、墓志銘等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則天文字在武則天稱帝期間的十五年(690年-705年)中得到了廣泛使用,很多石刻、碑帖、佛經等都有則天文字的身影,現存的武周時期的碑刻、墓志銘等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則天造字開始于載初元年(公元689年),終止于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造字不是一次頒布的,她在位十五年,一共用了十三個年號,其中“天授”、“證聖”和改元大周前的“載初”幾個年號全是新造的字。
載初元年九月初九壬午日重陽節(690年10月16日),神皇武曌稱帝,改元天授。
載初元年(690年)七月,聖母神皇武曌的男寵、洛陽白馬寺住持薛懷義和尚獻上為《大雲經》所作的註解(即《大雲經疏》),神皇便將則天文字援引入內,將經和經疏內的原字換成新字,並在全國各地頒布發行。
《大雲經》中有"彌勒降生"、"女子為王"的內容,《大雲經疏》更註解說,神皇武曌即彌勒菩薩降生,當以女身取代李唐王朝,成為女皇帝和全天下之主。
《大雲經》和《大雲經疏》是武曌利用佛教為其稱帝做輿論準備的重要工具,在全國廣為流傳,則天文字也隨之更廣泛地傳播開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