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科學史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典型在夙昔.jpg

走過世界許多國家 尋訪科學大師足跡

埃格斯特朗~終於知道1埃的Å頭上為什麼有個圈圈

智慧的火花:皮亞傑與愛因斯坦的兩次會面

奧斯特與安徒生@哥本哈根

奧斯特@丹麥

奧斯特@牛津自然史博物館

基歇爾《中國圖說》(1667出版)裡的大台灣

湯若望衣服上的大白鵝

安培@里昂

馬克斯威爾@愛丁堡

第谷@Ven Island

伏特@科莫.義大利

渾象化身為銅獅@熱河避暑山莊

天文長廊@北京地鐵6號線動物園站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

觀天古儀@台中科博館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

西漢天文學家落下閎

科學怪人200年~位於波以耳虎克牛津實驗室的雪萊紀念館

阿基米德博物館@敘拉古

特斯拉是哪一國人?

特斯拉雕像@世界各地

72位科學家@艾菲爾鐵塔及巴黎街道

勒維耶(Verrier)~發現者海王星

卡西尼四代同台@巴黎天文台

阿拉戈@巴黎玫瑰線

科學繪畫@荷蘭

史蒂文@比利時布魯日&荷蘭台夫特

南懷仁@比利時皮特姆

Jean-Leon Huens的科學家畫作

科學人街道@紐西蘭

科學家們各據山頭@紐西蘭

克卜勒步道@紐西蘭

拉塞福@紐西蘭

梵谷@他的出生地

愛因斯坦@普林斯頓

愛因斯坦@華盛頓DC

伽利略@帕多瓦山谷廣場

伽利略@月球

伽利略隕石坑@月球

牛頓@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禮拜堂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哥白尼_550周年.jpg

2023年2月19日,是哥白尼550周年慶。
筆者2015年趁著到波蘭弗羅茨瓦夫(Wroclaw)參加研討會之際,走訪華沙、托倫(Torun),以及弗龍堡(Frombork)等與哥白尼相關的城市。筆者於2022秋分起陸續發表相關文章,作為550周年慶祝。

 

《天文教育》2022秋分文〈迎接哥白尼550周年慶:推動地球的托倫之子〉主要介紹其出生地托倫(Torun),

★邱韻如(2022):迎接哥白尼550周年慶:推動地球的托倫之子,《天文教育》,第57期,p2-7,2022年9月,秋分出刊。(pdf全文)

 

哥白尼-托倫文-01.JPG

哥白尼-托倫文-02.JPG

哥白尼-托倫文-03.JPG

哥白尼-托倫文-04.JPG

哥白尼-托倫文-05.JPG

 

至於他後半生定居超過30年的弗龍堡(Frombork),見於冬至文〈迎接哥白尼550周年慶:弗龍堡的觀天教士〉,《天體運行論》就是在這裡寫的。

★邱韻如(2022):迎接哥白尼550周年慶:弗龍堡的觀天教士,《天文教育》,第58期,p22-28,2022年12月,冬至出刊。(pdf全文)

 

哥白尼-弗龍堡文-00.JPG

哥白尼-弗龍堡文-01.JPG

哥白尼-弗龍堡文-02.JPG

哥白尼-弗龍堡文-03.JPG

哥白尼-弗龍堡文-04.JPG

哥白尼-弗龍堡文-05.JPG

哥白尼-弗龍堡文-06.JPG

哥白尼-弗龍堡文-07.JPG

哥白尼-弗龍堡文-08.JPG

哥白尼-弗龍堡文-09.JPG

 

Back to  哥白尼550周年慶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慶祝哥白尼550周年-01.JPG

2023/2/19是哥白尼550周年誕辰,世界各地舉辦各種活動慶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2023年為哥白尼年。

慶祝哥白尼550周年-02.JPG

慶祝哥白尼550周年-03.JPG

慶祝哥白尼550周年-04.JPG

慶祝哥白尼550周年-05.JPG

慶祝哥白尼550周年-06.JPG

★ 迎接哥白尼550周年慶:弗龍堡的觀天教士

★ 迎接哥白尼550周年慶:推動地球的托倫之子

 

Back to  哥白尼550周年慶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insteinPiaget_DavosMeeting_1928-001.jpg

1928年(皮亞傑32歲,愛因斯坦49歲),愛因斯坦與皮亞傑在瑞士的達沃斯(Davos)參加一場會議之大合照。

圖片來源:http://www.e-pics.ethz.ch/index/ETHBIB.Bildarchiv/ETHBIB.Bildarchiv_Portr_05894_33953.html

 

EinsteinPiaget_DavosMeeting_1928-002.jpg

EinsteinPiaget_DavosMeeting_1928-003.jpg


圖片來源及相關資料:http://spinoza.blogse.nl/log/tillichs-principe-van-de-onmiddellijkheid-of-identiteit-spinoza.html (連結失效)


進一步閱讀資料

1. Jean-Claude Bringuier著,劉玉燕譯:皮亞傑訪談錄,書泉出版社,ISBN 957-648-488-X。

2. Piaget, J.(1946).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ime.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Pomerans, A.J.,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1969)

3. Piaget, J.(1946).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Movement and Speed. trans.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Holloway, G.E.T. and Mackenzie, M.J.,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1970)

4. Davos University Conferences: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os_University_Conferences

5. Dovas會議相關資料: http://www.martingrandjean.ch/davos-entre-deux-guerres-echos-perspectives/

6. 愛因斯坦在Davos影片(Albert Einstein in Davos Switzerland ): https://youtu.be/MiQPvoutAhM

7. Tilman Sauer(2014).Piaget, Einstein, and the Concept of Time. Version of April 29, 2014。http://philsci-archive.pitt.edu/10637/1/damerow.pdf

8. 師大物理研究所專題演講「皮亞傑理論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研究」 (長庚大學 通識中心 邱韻如)(2004/12/4)

 


 

Back to  智慧的火花:皮亞傑與愛因斯坦的兩次會面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agetEinstein-01.JPG

一位是認知心理學大師(Piaget,1896-1980),一位是科學界的大師(Einstein,1879-1955),

二位大師見面,他們討論什麼話題呢?

1928年 (皮亞傑32歲,愛因斯坦49歲),愛因斯坦和皮亞傑在瑞士的達沃斯(Davos)參加一場會議,愛因斯坦給了皮亞傑一些建議,愛因斯坦建議什麼?

1953~1954年間 (皮亞傑57歲,愛因斯坦74歲),皮亞傑到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他又遇到愛因斯坦了。他們這一次見面,討論什麼呢?


1928年 達沃斯(Davos)

1928年,愛因斯坦和皮亞傑在瑞士的達沃斯(Davos)參加一場會議(相關照片及資料),愛因斯坦很欣賞皮亞傑的研究(註1),他建議皮亞傑研究兒童的速度時間的概念。

皮亞傑接受他的建議,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在1946年完成《兒童的時間概念》《兒童運動與速度概念》兩本書,

1948年與茵海爾德等合作出版《兒童的空間概念》《兒童的幾何概念》二本書。

皮亞傑在1946年所出版的《兒童的時間概念(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ime)》(註2) 的序中提到:

This work was prompted by a number of questions kindly suggested by Albert Einstein more than fifteen years ago when he presided over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urse of lectures o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at Davos. Is our intuitive grasp of time primitive or derived? Is it identical with our intuitive grasp of velocity? What if any bearing do these questions have on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ime?

愛因斯坦為什麼會建議皮亞傑研究兒童的速度和時間的概念呢?他想瞭解什麼呢?皮亞傑研究出來的結果是什麼呢?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光速是一個常數。
經由速度才推論出時間與空間的概念,如空間會收縮、時間會膨脹等等。

速度不是距離除以時間嗎?沒有距離、時間,怎麼定義速度?

愛因斯坦在沒有時間、空間的概念以前,到底憑什麼認為光速是一常數呢?
這不是很矛盾嗎?這可能就是愛因斯坦困擾的問題。

愛因斯坦才會請皮亞傑研究這個問題:到底小朋友是如何判斷事物快慢、如何建立時間、空間的觀念?

皮亞傑發現小朋友是先發展快慢的觀念,然後才有時間、空間的觀念。這和相對論的知識體系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小朋友不是按照距離除以時間來解釋快慢,而是按照空間與時間的順序(ordering)來決定的。

 

1953~1954年間,普林斯頓大學

1953~1954年間,皮亞傑到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他又遇到愛因斯坦了(皮亞傑57歲,愛因斯坦74歲)。他們這一次見面,討論什麼呢?

下面這一段對話來自皮亞傑訪談錄一書,作者Bringuier是法國著名的記者,他曾訪談皮亞傑、史懷哲、甘地等世紀知名人物。

Bringuier:你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作研究。你和愛因斯坦見過面嗎(註3)?

Piaget:喔,不錯!我們之後仍然保持通信。他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心智上的年輕。凡是他都有興趣,任何事他都想聽-譬如兒童心理學。

Bringuier:他是不是認為兒童心理學還蠻吸引人的?

Piaget:我才剛開始談,他就被吸引上了。不過一旦他瞭解了問題所在-這只在我說了幾句話之後-他立刻掌握到整體。他說:『這是你正在探討的東西。』

Bringuier:如此敏捷......。

Piaget:簡直不可思議!他能立刻看出背後的含意。

Bringuier:他對你工作中的哪一點特別感興趣?

Piaget:關於速度與時間的問題-他早就建議我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註4);我們想瞭解兒童是不是保有速度上的原始直覺力。不過我在普林斯頓再次碰到他的時候,他最有興趣的是守恆的問題。

Bringuier:哪一方面的守恆問題?是黏土嗎?

Piaget:特別是液體在不同形狀的容器內的守恆觀念。將水倒入某形狀的杯子內,然後,整杯再倒入另一形狀的杯子內。愛因斯坦最感興趣的是:即使是最單純的知識,小孩子也要歷經如此錯綜複雜的過程才能獲得。他曾說:『這遠比物理學複雜得多!』

資料來源:Jean-Claude Bringuier著,劉玉燕譯:皮亞傑訪談錄,218~219頁,書泉出版社,ISBN 957-648-488-X。(註5)

PiageBook-01.JPG

 


註1:1921年,當時皮亞傑才25歲,受邀到日內瓦盧梭教育科學研究學院教書及研究,擔任研究組組長。這是一所新興的師範學院,研究兒童發展、訓練教師。1925~29年,皮亞傑回到他的母校紐夏迪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uchatel)擔任心理、社會與科學哲學教授。皮亞傑在1922~1932的十年間,一方面教學一方面觀察紀錄孩童的言行舉動,並與孩童對話以了解他們的想法。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及五本書。

註2:《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ime》這本書在1946年出版,以法文寫的。英文翻譯版在1969年出版。

註3:1933年10月,愛因斯坦(54歲)到達美國,應聘為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一直到1955年4月18日病逝於普林斯頓醫院。

註4:1928年,愛因斯坦和皮亞傑在瑞士的達沃斯(Davos)參加一場會議,愛因斯坦建議皮亞傑研究兒童的速度和時間的概念。

註5:本書是由一系列法語電視訪談節目精練而成,訪談者是Jean-Claude Bringuier,他曾訪談皮亞傑、史懷哲、甘地等世紀知名人物。這本書能使讀者對皮亞傑這個人及其作為一位學者的風格有更清楚的認識。從對談中,可以處處感受到來自他的人格與專業知識的啟示,也明白看到他作為認識論學者的態度。首度系列訪談是在1969年,第二系列則在1975年。使讀者有機會了解皮亞傑本人的思想如何演變。


參考資料

1. Jean-Claude Bringuier著,劉玉燕譯:皮亞傑訪談錄,書泉出版社,ISBN 957-648-488-X。

2. Piaget, J. (1946).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ime.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Pomerans, A.J.,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1969)

3. Piaget, J. (1946).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Movement and Speed. trans.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Holloway, G.E.T. and Mackenzie, M.J.,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1970)

4. 師大物理研究所專題演講「皮亞傑理論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研究」 (長庚大學 通識中心 邱韻如)(2004/12/4)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刑天在神農架舞干戚01.jpg

在查詢「九頭鳥」的時候,看到網路文章上提到有人在「神農架地區」看到九頭鳥:

《山海經•大荒北經》載:「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極無恆,海水北住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

書中所記載的「九鳳」正是九頭鳥。

無巧不成書,在國內曾經也有人發現過九頭鳥,此人是一位湖北的業餘攝影師。由於愛好攝影,他經常會去神農架地區采景,可令他沒想到的是,他居然在一次偶然中遇到了傳說中的「九頭鳥」。

 

文字後出現了上圖左邊的照片,超大「刑天」矗立在山頭。

(2023/9補註:剛好有朋友去了湖北神農架,研究了一下,才知道其實神農架這尊是[神農],而不是[刑天],往兩旁伸出的兩隻不是手,而是神農的牛角。)

這是怎麼回事?

趕緊查了「神農架地區」:神農架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救民疾病,教民稼穡,而得名。

刑天在神農架舞干戚02.jpg

那為什麼大型雕像是以「刑天」為標誌,而不是神農氏?(2023/9補註:這尊大雕像是[神農],而非[刑天])

刑天在神話中為炎帝文臣,酷愛音樂,爲炎帝祝壽時創作詩曲。

自炎帝被黃帝在阪泉之戰打敗之後,刑天便跟隨在炎帝身邊。蚩尤起兵復仇時,刑天本欲參戰,但被炎帝制止。

後來蚩尤部被黃帝剷平,刑天得知蚩尤死訊,一怒之下便手持利斧、盾牌,殺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門外,指名要與黃帝單挑獨鬥。

最後刑天不敵,被黃帝用軒轅劍斬去頭顱。

黃帝為免刑天復活,於是把他的頭顱埋在常羊山裏。

《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

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沒了頭的刑天不但沒有因此死去,反而重新站了起來,把兩個乳頭當作眼睛、肚臍當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

沒了頭顱的他只能向著天空猛劈狠砍,永遠地與看不見的敵人廝殺戰鬥。

陶淵明讀山海經,把刑天寫入詩中: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類,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小結

說真的,今天因為查九頭鳥而見刑天,驚嚇度不亞於前一陣子翻閱艾可的《異境之書》時看到無頭人,

山海經真是無處不在!

無頭人_中西均有.JPG

 

相關文章:

★ 俯仰終宇宙~原來是陶淵明在讀《山海經》(2021/7/26)

★ 驚見無頭人 (2021/7/24)

 

Back to  我讀《山海經》(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斯拉神奇照片01.JPG

在一個特斯拉的粉絲頁看到特斯拉在看這張照片,想知道特斯拉在說什麼。可惜該FB內容並未提及此事。

從維基百科「特斯拉」的英文版找到以下資料:

這張照片是1899 年左右,43歲的特斯拉在位於科羅拉多斯普林斯(Colorado Springs)的實驗室中的著名照片,由攝影師 Dickenson V. Alley 拍攝。

照片是雙重曝光,先是在昏暗的房間裡拍機器巨大的火花,然後關閉機器,拍特斯拉坐在椅子上。

 

特斯拉在他的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筆記中承認這張照片是雙重曝光的效果。

在 1899-1900 年間,特斯拉建造了這個實驗室並在那裡研究了電力的無線傳輸。

這個放大發射器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特斯拉線圈之一,輸入功率為 300 千瓦,可以產生電壓大約 1200 萬伏特,頻率約為 150 kHz,產生 130 英尺(41 m)的“閃電”。

特斯拉神奇照片02.JPG

 

Back to  特斯拉雕像@世界各地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奧斯特與安徒生_01.JPG

除了同事丹麥人之外,奧斯特和安徒生有什麼關係呢?

奧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 1777~1851)開啟了電磁學的新世紀。(go to 奧斯特@丹麥)

奧斯特喜愛文學,雖在文壇上不太有名氣,但無損於他一生對文學的喜愛。

他在晚年時認識了一個前來哥本哈根的窮小伙子,他發現這個年輕人是未來發揚光大丹麥文學的天才。

他聘這位年輕人到家中,擔任他最小女兒瑪悌菈(Matilda)的家教,奧斯特沒有看錯人,這位年輕人就是世界文壇的巨星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on, 1805-1875),

「安徒生童話」舉世聞名,童話的女主角經常就是馬悌菈。


奧斯特的晚年,仍愛教育與文學,他最後祗開一門課「物理之美」。

有天夜裡,他寫文章到深夜,染上感冒,不幸於1851年3月9日病逝。

安徒生在追悼奧斯特的文中寫道:

「你的心思快如閃電,你的思維疾如風火,
為科學的領域,帶來無可量測的光與熱。
你的教導帶著啟示,指出真理的寶庫,
給那謙卑、尋找真理之美的人
因著你的指示,
找到那條通往造物主的道路。」

(張文亮,奧斯特與電磁學–優游於科學與文學的浪漫騎士,《科學發展》2002年10月,358期,40 ~ 45頁)

 

安徒生_2.JPG

安徒生_3.JPG

 

紐約中央公園的安徒生雕像和醜小鴨。

安徒生_4.JPG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ersted_005.JPG

這座奧斯特雕像位於他的故鄉,丹麥朗厄蘭島(Langeland)上的魯茲克賓(Rudkobing),距離哥本哈根有二百多公里遠。

Oersted_006.JPG

 

這座雕像則位於哥本哈根的奧斯特公園。

Oersted_004.JPG

 

這是丹麥紙鈔,1970年發行。

Oersted_003.JPG

 

奧斯特(Hans Christian Ørsted ,1777-1851)的發現,開啟了電磁學的新世紀。

Oersted_007.JPG

奧斯特和安徒生都是丹麥人,他們有什麼關係呢?(go to 奧斯特與安徒生@哥本哈根

 

美國物理教育學會(AAPT)於1936年設立奧斯特獎章 (Oersted Medal),旨在獎勵對物理教學有顯著貢獻者。

以奧斯特命名的這一獎項,是該協會的最負盛名的獎項。費曼就得過這個讓他引以為傲的獎。

美國物理教師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s Teachers)成立於1930年,其宗旨是“傳播物理知識,特別是通過教學方式進行傳播”。
為何AAPT的這個獎是以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為名,我還沒找到答案。

 

牛津大學的自然史博物館的28個雕像裡,有一位正是奧斯特!(go to 奧斯特@牛津自然史博物館)

 

這是Doodle慶祝奧斯特的生日,他名字上的O加一槓,是丹麥字元Oe的合字。

Oersted_009.JPG

 

無意中發現有一家以奧斯特為名的公司,來台灣投標風電。

Oersted_010.JPG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ersted_001.JPG

奧斯特是丹麥人,1820年,發現電與磁的關連性,開創了電磁學的新世紀。

2019年7月,參訪牛津大學的自然史博物館,竟發現他的雕像。

Oersted_002.JPG

除了繼續探索牛津自然史博物館的其他先聖先哲的雕像外,(go to 2019 英倫行~牛津自然史博物館訪名人(2019/7/22))

當然也神遊到丹麥,尋找奧斯特在哥本哈根及他的故鄉的雕像。(go to 奧斯特@丹麥)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氣球飛行家1804_Biot.jpg

講到電流的磁效應時,一定會提到必歐沙伐定律。1820年10月30日,必歐(Biot,1774~1862,法)和沙伐(Savart, 1791~1841,法) 發表論文,從實驗分析電流與磁效應之間的關係,得到長直導線周圍某一點的磁場強度與導線中電流成正比,與該點到導線的垂直距離成反比。

在研究必歐時,發現他和給呂薩克曾搭上熱氣球進行大氣層的研究。這兩位法國科學家的研究,比電影《熱氣球飛行家》裡的英國人葛來舍(Glaisler,1809~1903)還早了近60年。

1804年,給呂薩克(Gay-Lussac,1778-1850)和物理學家必歐(Jean-Baptiste Biot,1774-1862)等人帶著氣壓計、溫度計、濕度計、靜電計等儀器,還有青蛙、小鳥等實驗動物,乘坐拿破崙時代的氣球,升上5800米的高空,進行空氣測量和實驗。

 

go to  想飛的執著~熱氣球飛行家 (2019/12/25)

 

悅讀閱讀(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松山奉天宮故宮展_動物藝想.jpg

這個動物藝想展的展品,都來自故宮。導覽的先生非常熱心,主動介紹許多知識,獲益良多。

我主要是去看《坤輿全圖》做成的大地球,(go to 南懷仁《坤輿全圖》@松山奉天宮

展覽裡還有《海錯圖》、《三才圖會》、《鳥譜》、《本草綱目》以及郎世寧的駿馬等等。此行參觀了奉天宮的各種雕刻藝術之美。

 

海錯圖之鱟與蝦.jpg

《海錯圖》

書名的「錯」意指種類繁多,是清康熙年間的畫家兼生物愛好者聶璜所繪。聶璜是錢塘人,客遊南北各地近二十載,康熙丁卯(1687)曾畫〈蟹譜〉三十種。後將所聞所見的諸多海物,集稿謄繪成〈海錯圖〉冊。

〈海錯圖〉有四冊,前三冊現藏於北京故宮,台北故宮所藏為第四冊。此冊畫鱟、螺、蟹、蝦等海中生物,無款印,每幅楷書題名并讚。第一冊序文云:「時康熙戊寅(西元1698年)仲夏,閩客聶璜存庵氏題於海疆之釣鰲磯。」這套作品一度沉寂消失,直至雍正4年(1726)才由太監蘇培盛帶入宮中,受到皇帝的喜愛。

在導覽先生介紹下,得知「鱟」(音:厚)比恐龍還要古老,是四億年前就存在的生物,眼睛殼上很奇特;都是兩隻一起同行,又稱夫妻魚;血液是藍色的,很珍貴,稱為「藍金」。

目前在金門還可以看到活的鱟。導覽先生說,左邊大的是母的,右邊小的是公的。公的剛好可以卡在母的身上一起游。金門人用這個殼來舀水。

鱟_松山奉天宮動物藝想.jpg

 

目前在基隆海科館,有海錯圖的展覽:

海錯奇珍.jpg

 

轉心瓶的秘密

轉心瓶.jpg

在導覽先生的介紹下,看到「轉心瓶」的秘密了。

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是18世紀中國清朝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的官窯瓷器。為轉心瓶,分內外兩層,握器頸旋轉,透過外瓶的開光看見內瓶繪製的水草魚紋悠遊於眼前,如同走馬燈一般。現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

鶴_松山奉天宮動物藝想.jpg

《鳥譜》原名:《余省、張為邦〈合摹蔣廷錫鳥譜〉》。每開右頁以工筆結合西洋技法,描繪各種鳥類,其中亦包含傳說中的鳥種。左頁以漢、滿兩種文字記述其名稱與生態習性等,具現代鳥類百科圖鑑的意味。(余省,1692-1767以後)

由於前一陣子在研究湯若望身上的大白鵝(其實應該是仙鶴),對這對鶴特別有感。(go to 湯若望衣服上的大白鵝)

 

********************

狻猊(音:酸泥),獅子的漢語古稱,自張騫通西域後獅子始見於中原,以西域語言的原稱音譯為狻猊。
後來在明代更成為神話角色,龍生九子其中之一: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像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因其好坐,亦作佛座獅子。

狻猊_松山奉天宮動物藝想.jpg

石獅_松山奉天宮.jpg

南懷仁坤輿圖說_02獅.JPG

 

 

 

南懷仁《坤輿全圖》@松山奉天宮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懷仁坤輿全圖1674_01.JPG

繼去年(2018)年底在故宮看到南懷仁《坤輿全圖》真跡後,(坤輿全圖~1674年南懷仁繪製)

才知道有單位把這幅圖做成球形,卻已逾期而錯失當時的展覽(南懷仁的坤輿世界 - 107資訊月百大創新產品)。

「南懷仁的坤輿世界」新媒體裝置即是依據《坤輿全圖》及《坤輿圖說》所製作。

為建構南懷仁心中的世界觀,先將《坤輿全圖》利用特殊之地圖投影法製作成直徑1.5公尺的實體坤輿地球,再利用google tango擴增實境技術掃描空間中的球體,將豐富的虛擬3D坤輿世界,透過行動裝置將實體球體及虛擬世界精確對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5&v=I8jrMEnZFBs

今天在松山奉天宮的「動物藝想」展,與坤輿大地球合照,一償夙願。

擴增實境的部分我個人覺得不太好玩,但我超愛這顆球!! 

南懷仁坤輿全圖1674_02.JPG

南懷仁坤輿全圖1674_03.JPG

找一下地圖上的台灣,畫得很大!

南懷仁坤輿全圖1674_台灣01.JPG

南懷仁坤輿全圖1674_台灣02.JPG

 

這幅地圖還配上一本書《坤輿圖說》,其中的長頸鹿、獅、蜘蛛:

南懷仁坤輿圖說_01長頸鹿.JPG

南懷仁坤輿圖說_02獅.JPG

南懷仁坤輿圖說_03蜘蛛.JPG

 

這個動物藝想展的展品,都來自故宮。

除了《坤輿全圖》外,還有《海錯圖》、《三才圖會》、《鳥譜》、《本草綱目》以及郎世寧的駿馬等等。

松山奉天宮故宮展_動物藝想.jpg

go to 動物藝想.故宮新媒體藝術展@松山奉天宮

 

 

Back to  坤輿全圖~1674年南懷仁繪製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nkFloyd_Wikipedia.jpg

三稜鏡分光,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正在研究這件事,找尋牛頓、歌德以及前前後後與三稜鏡有關的探索,

結果找到一個名為Pink Floyd的搖滾樂團的專輯《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其專輯封面卻選擇用三稜鏡?!

月球的表面和三稜鏡都是吸引我的主題,不知道這個樂團是否對這兩主題的科學內涵有深入探究?

 

樂團介紹(主要參考維基百科):

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是一支1965年於倫敦成立的英國搖滾樂團,他們最初以迷幻搖滾與太空搖滾音樂贏得知名度,而後逐漸發展為前衛搖滾樂團,並獲得國際聲譽。

平克·佛洛伊德於1965年由在學學生席德·巴雷特(Roger Keith "Syd" Barrett,1946~ 2006)、尼克·梅森(Nicholas Berkeley "Nick" Mason,1944~)、羅傑·華特斯(George Roger Waters,1943~)及理察·賴特(Richard William Wright,1943~2008)組建。1968年4月,巴雷特因日趨惡化的精神狀態離開了樂隊。華特斯成了團內的首席歌詞作者,並到1970代中期成為樂隊佔主導地位的創作者,構思設計了他們在評論與商業上取得成功的概念專輯《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願你在此》(Wish You Were Here,1975)、《動物》 (1977)、搖滾歌劇《迷牆》(The Wall,1979)和《最終樂章》(The Final Cut,1983)等專輯。

Pink Floyd以哲學的歌詞、音速試驗、創新的專輯封面藝術與精緻的現場表演聞名。

他們是流行音樂史上最具商業成功與音樂影響力的搖滾樂團之一,在全球坐擁超過2.5億的唱片銷售量,僅美國就有7450萬。

Pink Floyd於1996年與2005年分別入主美國搖滾名人堂和英國音樂名人堂。

樂團的名稱:

樂團名稱經歷幾次更改,最後一次更改是發現有另一個樂團也叫茶具樂團(Tea Set),1965年底樂團決定使用二位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皮埃蒙特藍調音樂家,Pink Anderson和Floyd Council的名字合併成(Pink Floyd Sound),樂團名稱一直延續至今,樂團起初以演出節奏藍調為主。

中文譯為平克佛洛伊德,我本來以為是以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為名呢

月球的黑暗面:

1973年Pink Floyd發行了《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是他們的第八個專輯,也是最最出名的專輯。

此專輯對最後兩首歌:Brain Damage 和 Eclipse,唱到與月球黑暗面有關的歌詞。

〈Brain Damage〉這首歌的歌詞用於紀念離開這樂團的創始團長Syd,那個時期的Syd由於濫用毒品導致精神不穩定,很多時候錄音時或是表演的時候都無法順利完成,有脫序的演出,最終只好離開樂團,最後兩句歌詞:

And if the band you're in starts playing different tunes  如果你在的樂團 開始演奏不同的曲調
I'll see you on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我們在月的黑暗面相會吧

〈Eclipse〉是本專輯的最後一首歌,以各種人的感官與經歷編織而成的歌詞,最後歌詞:

All everything under the sun is in tune  太陽底下所有事物都跟随著這旋律轉動

but the sun is eclipsed by the moon  但太陽卻被月球遮住

there's no dark side of the moon really  沒有月的黑暗面

cuz it's all dark  因為月是完全漆黑的

 

三稜鏡:

專輯封面的靈感來自於Thorgerson之前在一本攝影書上看到的,光束射進稜鏡,折射出七彩光芒的照片。(為什麼不是「科學書呢?) 

封面的設計最終的定稿就是光線被稜鏡折射成七彩光芒的樣子。這個設計包含了樂隊的三種元素:表演時舞台的燈光,歌詞以及賴特「簡單和大膽」的要求。(不是很懂!?

散射出的光線一直穿過封面,延伸到封皮的內側(這個想法是沃特斯提出來的)。

專輯的背面還有另外一個稜鏡,又聚攏了原本被散射的光線,這樣的設計在CD店中很是吸睛。(我想到的是牛頓的稜鏡實驗

光線穿過散射出來的光芒中其實沒有「藍色」(對照傳統意義上的紅橙黃綠青藍紫)。(為什麼缺藍色呢?有什麼意義嗎?)

 

Back to 悅讀閱讀(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rcher_中國圖說_1667年_台灣地圖.jpg

基歇爾(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的著作《中國圖說》(1667出版),是一部當時歐洲對於中國的知識的百科全書。

裡面一幅湯若望的圖像銅版圖,把官服上的仙鶴畫成大白鵝。go to (湯若望衣服上的大白鵝)

據說這是耶穌會士白乃心所繪,傳回歐洲後,刻製成銅版畫,大量印製。(參考《湯若望在中國的日子》p124)

 

基歇爾這本書上的中國地圖,把台灣畫得挺大的。

再比較南懷仁1674年繪製的坤輿全圖,台灣也畫得不小。go to (坤輿全圖~1674年南懷仁繪製)

20181228_坤輿全圖_故宮典藏_台灣_R.jpg

基歇爾Kircher_wikipedia.jpg

基歇爾差點接替了克卜勒的工作~~~

阿塔納修斯·基歇爾(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17世紀德國耶穌會成員和通才。

他一生大多數時間在羅馬的羅馬學院任教和做研究工作,就非常廣泛的內容發表了大量細緻的論文,其中包括埃及學、地質學、醫學、數學和音樂理論。

163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請他去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的宮廷繼任約翰內斯·克卜勒宮廷占星學家的職務。但是他的朋友勸皇帝把這個邀請撤回。取而代之的他被召到羅馬學院。在這裡他有更多時間來從事他的研究工作——包括破譯聖書體的工作。從1638年開始基歇爾在羅馬學院教授數學、物理和東方語言。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湯若望01.jpg

我對湯若望衣服上為何有隻大白鵝好奇許久了,今天終於「看」到答案。(南懷仁也是穿白鵝衣:南懷仁@比利時皮特姆)

我原猜測可能和「傳教士」的身份有關 ,但一直不知道答案,也不知如何問;

在「知史」網站一篇「衣冠禽獸」最初指的是什麼 文章中,寫道:

在人們的理解當中,「衣冠禽獸」這個詞是一個含有貶義的成語,常被用來比喻那些品德敗壞,行為卑劣的小人。但是,在明代中期以前,如果說一個人是衣冠禽獸,卻是一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個褒義詞變成了令人憎惡的貶義詞呢?
原來,「衣冠禽獸」最初和明朝時期的官服有關。明代官員服飾有不同的規格,文官的官服上繡禽,武將的官服上繪獸。因此「衣冠禽獸」在當時是文武官員的代名詞。
在明代,不同品階的官員,官服上繡的動物是不一樣的,具體有:文官一品緋袍,繡仙鶴;二品緋袍,繡錦雞;三品緋袍,繡孔雀;四品緋袍,繡雲雁;五品青袍,繡白鷳;六品青袍,繡鷺鷥;七品青袍,繡溪敕;八品綠袍,繡黃鸝;九品綠袍,繡鵪鴉。武將一品、二品緋袍,繪獅子;三品緋袍,繪老虎;四品緋袍,繪豹子;五品青袍,繪熊;六品、七品青袍,繪彪;八品綠袍,繪犀牛;九品綠袍,繪海馬。因此,人們把文武官員合稱為「衣冠禽獸」,這個稱呼在當時是一個令人羡慕的讚美詞。
但是到了明代中後期,由於政治腐敗,導致了宦官專政,在這一個階段,文官愛錢,武官惜命,大量搜刮民脂民膏,作惡多端,百姓視他們如同洪水猛獸、匪盜瘟神。於是,官服上繡的「禽獸」也被人們指代這些官員,「衣冠禽魯」也由褒義同變成了貶義詞,用來形容這些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小人。

 

我一一檢查文官的那些鳥類,猜說是「白鷳」,但查了圖片,又覺不太像「白鵝」,連忙查了維基百科「湯若望」詞條,看看他是幾品官。

維基百科說道:

湯若望,字道未(德語: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年5月1日-1666年8月15日),神聖羅馬帝國科隆(今德國科隆)人,羅馬天主教耶穌會修士、神父、學者、傳教士,明神宗時來華傳教47年,明末清初兩朝,官至一品(補子上為仙鶴)。

原來那一塊方形布叫「補子」。之前有看沒有到。

再查「補子」確認,一品官是仙鶴,無誤。

一品圖案用仙鶴,取《詩經·小雅》中的“鶴鳴九皋,聲聞於天”,其奏對天子之意。另外,

仙鶴在吉祥鳥中地位僅次於鳳凰,而鳳凰是皇后的象徵,故仙鶴有官居一品的寓意。

 

湯若望官服上的白鵝,根本就是被餵太飽的仙鶴!?

我再查了徐光啟的圖像,發現他的官服有文有武,他身上的仙鶴就正常多了。

徐光啟能文能武.JPG

維基百科「補子」詞條上的仙鶴,繡得非常美。

補子_文官一品仙鶴01.JPG

湯若望02.jpg

是誰把仙鶴畫成了大白鵝? (類似最近新聞,石虎花豹不分的概念)

據說這是耶穌會士白乃心所繪,傳回歐洲後,刻製成銅版畫,大量印製。銅版雕刻者霍拉爾(Wenceslaus Hollar,1607~1677)出生於布拉格,大部分時間都在英格蘭度過,在倫敦去世。他以雕刻和版畫而聞名。(參考《湯若望在中國的日子》p124, p132)

從未到過中國的基歇爾(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的著作《中國圖說》(1667出版),採用了這幅湯若望的畫像。

《中國圖說》是一部當時歐洲對於中國的知識的百科全書。

這本書的扉頁是一幅湯若望和利瑪竇一起展開中國地圖的圖:

Kircher_中國圖說扉頁全.jpg

把湯若望和地圖放大來看,「大白鵝」看起來像是「塘鵝」,

地圖裡的台灣畫得很大。~~~~go to (基歇爾《中國圖說》(1667出版)裡的大台灣)

Kircher_中國圖說扉頁局部.jpg

 

整理一下,得到「仙鶴」進化圖:

補子_文官一品仙鶴進化圖.JPG

 

基歇爾差一點就接替了克卜勒的工作~~~~go to (基歇爾《中國圖說》(1667出版)裡的大台灣)

 

接下去,認識白乃心:(參考維基百科)

白乃心(Johannes Grueber ,1623~1680)出生於奧地利林茨,耶穌會在華傳教士和探險家。

他於1641年進入耶穌會,並於1656年被派到中國。

1661年羅馬教廷和耶穌會總會為了探索從歐洲經西藏到北京的便捷道路,命白乃心、吳爾鐸(Albertus d'Orville)由北京啟程,經30天行程抵西安,再經30天抵青海西寧,逗留約半月,然後經三日抵青海湖。再越唐古拉山,經那曲抵拉薩。在拉薩停留月余,再經尼泊爾到印度莫臥兒帝國的阿格拉,共費時11個月。吳爾鐸神父在此病逝。白乃心從印度德里到塔塔港,經荷姆茲、君士坦丁堡,於1664年2月20日到達羅馬。他們沿途收集情況,繪制許多圖畫,並對一些地區作了測量。白乃心是第一個探索北京經拉薩返回歐洲的歐洲人。

1667年,從未去過亞洲的基歇爾根據白乃心寄給他的部分資料編輯出版拉丁文的《中國宗教、世俗和各種自然、技術奇觀及其有價值的實物材料匯編》,簡稱《中國圖說》。

本書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後,在歐洲引起轟動,其神奇的內容、美麗的插圖、百科全書式的介紹,給歐洲人打開了一扇了解東方的大門。

本書1668年出版荷蘭文譯版,1669年出版英文譯版,1670年出版法文版,其內容後來被許多歐洲書籍廣泛採用。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atueAmpere Lyon_02.JPG

安培先生(Ampere,1775~1836)出生於法國里昂(Lyon),他的雕像矗立在里昂的安培廣場(位於里昂第二區,附近有安培 - 雨果地鐵站)。

StatueAmpere Lyon_01.JPG

安培被畫進去著名的里昂人壁畫(Fresque des Lyonnais)裡。

壁畫位於里昂第一區,創作於1994年,正面和側面共描繪了里昂的24位歷史人物和6位當代人物。面積約八百平方米。

LyonPaint_01.JPG

 

LyonPaint_02.jpg

 

安培站在三樓中間的陽台,隔壁是木偶劇的創作者 Laurent Mourguet(1769-1844),

再隔壁是小王子與頭戴飛行帽的作者聖修伯里( Antoine de St-Exupéry ,1900~1944)。

(註:里昂機場以小王子作者聖休伯里命名。他逝世50周年時,法國人將他與小王子的形象印在50法國法郎的鈔票上)

AmpereLyonPaint_01.JPG

這個大壁畫,讓我想到72位帕多瓦著名人物圍繞的義大利帕多瓦的大圓環(伽利略@帕多瓦 山谷廣場),伽利略就是72位之一。

還有,巴黎艾菲爾鐵塔上的72位科學家及工程師的名字(安培也在上面)。(72位科學家@艾菲爾鐵塔及巴黎街道)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愛丁堡的馬克士威的雕像.jpg

Maxwell雕像_愛丁堡01.jpg

馬克斯威爾,1831年出生於愛丁堡。

這尊馬克斯威爾雕像,手中拿著的是他對色彩的研究,色輪。腳旁是他的愛狗:Toby。

馬克斯威爾紀念基金會於1993年改造他在出生地愛丁堡的故居為博物館,展示他一生的手稿、書本、自畫像、科學成就與家人的照片。

Maxwell博物館愛丁堡故居.jpg

 

相關:

2019 英倫行~國王學院滑鐵盧校區找Maxwell(2019/7/20)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ycho_VanIsland_01.JPG

第谷之島Ven,以前屬於丹麥,現在歸瑞典(Sweden)。

要從瑞典南部的 Landskrona 搭船過去,船程30分鐘。

Tycho_VanIsland_08.JPG

Tycho_VanIsland_07.JPG

來到這個島,當然要看的就是第谷博物館。

Tycho_VanIsland_06.JPG

Tycho_VanIsland_04.JPG

Tycho_VanIsland_03.JPG

Tycho_VanIsland_02.JPG

Tycho_VanIsland_05.JPG

 

Back to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特雕像_科莫.JPG

電學大師伏特(Alessandro Volta,1745~1827)出生於義大利的科莫(Como),距離米蘭不遠。

科莫的伏特廣場(Piazza Alessandro Volta),矗立著伏特的雕像。

科莫隸屬於米蘭公國,而米蘭公國在文藝復興時曾跟佛羅倫斯、威尼斯並駕齊驅,後來經歷過法國的入侵,接著又落入西班牙之手,1714年後又被併入奧地利成為哈布斯堡的領土。

伏特廣場_科莫.JPG

科莫湖旁,有棟美麗的建築:伏特博物館(Tempio Voltiano)。

博物館坐落於西元 1820 年建成的新古典建築裏,展出了義大利著名科學家伏特 (Alessandro Volta) 曾使用過的包括起電盤和電容器在內的 234 件科學儀器,以及伏特生前的信件、筆記、獎章等。

伏特伏特博物館_科莫.JPG

義大利10000里拉鈔票上,是伏特的頭像及他的伏打電堆,背面正是伏特博物館。

伏特鈔票_義大利10000里拉.JPG

 

相關文章:2018人文薈萃巴黎行~在巴黎工藝博物館遇見伏打電池 

 

Back to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首頁)

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